论文中文题名: | XH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研究 |
姓名: | |
学号: | 22302230173 |
保密级别: | 公开 |
论文语种: | chi |
学科代码: | 125600 |
学科名称: | 管理学 - 工程管理 |
学生类型: | 硕士 |
学位级别: | 工程管理硕士 |
学位年度: | 2025 |
培养单位: | 西安科技大学 |
院系: | |
专业: | |
研究方向: | 现代工业工程理论与应用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论文提交日期: | 2025-06-17 |
论文答辩日期: | 2025-05-29 |
论文外文题名: |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Effectiveness of XH Company |
论文中文关键词: | |
论文外文关键词: | Internal Control ; Effectiveness ;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 ;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
论文中文摘要: |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对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在经济高速运转的当下,企业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其内部管理方法和手段也显得尤为重要。如今,随着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发展,会面临高风险、高挑战,而面对内外部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运行。不难发现,企业设计内部控制体系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完善改进,进而匹配企业的阶段性目标。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可以更好的帮助其相互匹配,通过对内控有效性的评价可以发现企业内控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优化内控制度,帮助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其的有效性和稳健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也可以帮助外部信息使用者更好的对企业情况作出判断。 论文以XH公司内部控制五要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公司内控的研究进而评价其内部控制有效性情况。首先,通过阅读文献了解内部控制相关资料,其次,应用现场调查、问卷等方法对XH公司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涵盖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内部监督、信息与沟通等环节都存在挑战。在此基础上,应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进行分析,利用Super Decision软件计算评价指标权重,进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XH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发现存在问题有:内部控制环境基础薄弱、风险评估指标不完善、研发管理不到位、内控信息化水平不高、内控监督及评价工作效果不佳等,针对上述问题,论文提出改进建议有:完善内部控制流程,明确内控政策和程序;加强风险预警措施,完善风险评估指标;制定明确研发目标,提高研发管理水平;强化公司内部沟通,拓展外部信息渠道;健全内外部监督机制,提高人员素质水平等。 论文对XH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可以为该公司完善内部控制提供指导,也可以为同类型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提供参考。 |
论文外文摘要: |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oday's society,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market influence of products is crucial for the survival of enterprises. In the current era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methods and means of enterprise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response to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Nowadays, as small and medium-sized high-tech enterprises continue to grow and develop, they face high risks and challenges. In the face of increasingly complex internal and external business environments, enterprises need t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the design of an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for an enterprise is actually a dynamic process that require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o match the enterprise's phased goals.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enterprise's internal control can better help it achieve mutual matching.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s in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the enterprise can be discovered, thereby optimizing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helping the enterprise improve its core competitiveness,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ensuring its effectiveness and stability,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and also helping external information users make better judgments about the enterprise's situati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control of XH Company in this paper can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company to improve its internal control and also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internal control management of similar enterprises. |
参考文献: |
[1]姚立杰,朱孟杰,邹婧鑫.内部控制总能促进企业创新吗?-来自高新技术企业的证据[J].审计研究,2023,(05):147-160. [26]赵保卿.内部控制有效性应是一个动态概念[J].财会月刊,2019,(23):92-94. [27]徐延生.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财会学习,2019,(10):249-250. [28]吴夏梦.高校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J].市场研究,2019,(02):68-69. [29]林艳.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J].财会学习,2020(26):197-198. [30]赵蓓.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1(36):32-33. [31]陈汉文,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审计研究,2008(03):48-54. [32]张雁玲.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方法及指标设计[J].投资与合作,2022(03):89-91. [33]张颖,郑洪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审计研究,2010,(01):75-81. [34]张继德,纪佃波,孙永波.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3,29(8):179-180. [35]李春霄,范小红.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经济,2020(02):91-92. [36]王晶晶,孙改灵,高垚,企业内部控制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J].会计之友,2023(22):105-112. [37]上海市内部审计师协会课题组.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研究-基于上汽集团借助IT系统平台的CSA实践发展的因素分析[J].审计研究学,2011(6):34-40. [38]王烨,孙娅妮,孙慧倩,等.员工持股计划如何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基于PSM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21,36(01):14-25. [39]谢竹云,卫尉,徐彪.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7,(14):174-177. [40]郑鹏,董春雨,胡亚琼.会计法制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J].会计之友,2021,(24):17-24. [41]张先治,戴文涛.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研究[J].审计研究,2011(1):69-78. [42]张颖,郑洪涛.对于我国企业内控有效性的反思[J].审计研究,2012(3):52-54. [43]张小媛.客户关系投资、内部控制与代理冲突[J].财会通讯,2021(02):53-56. [44]梁国栋,黄颖,夏岳红.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数字化转型的框架与关键举措[J].财会通讯,2023(16):15-21. [45]许瑜,冯均科.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的构建[J].财会月刊,2020(18):96-101. [46]谭玉林.基于内部控制五大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检验[J].交通财会,2019(05):40-43. [47]宋文阁,荣华旭.基于内控本质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综合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13,27(03):111-114. [48]曲京山,邓齐月,韩婉玲,孟宪宝.基于ANP-Fuzzy模型的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以H高校为例[J].会计之友,2022(18):121-127. [49]杨璐璐,周咏梅.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农 业会计,2022,(05):23-26.DOI:10.13575/j.cnki.319.2022.05.034. [50]褚子明.A气象局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23.DOI:10.27274/d.cnki.gsdjc.2023.000518. [51]周鑫,戴文涛.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经营目标指数研究-基于沪市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29(04):81-88. [52]李华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刍议[J].中国总会计师,2017(10):98-99. [53]张传财,陈汉文.产品市场竞争、产权性质与内部控制质量[J].会计研究,2017(05):75-82. [54]姚鑫.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若干问题思考[J].商业经济,2009(03):52-54. [55]田莉杰.企业研发项目内控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6(20):22-23. [56]肖海莲.基于高级管理层视角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以三精制药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2016(31):5-8. [57]张志恒,魏众润,王海兵.企业研发业务内部控制系统设计-基于SOA架构[J].财会通讯,2018(20):111-114. [58]彭荣.基于内部控制要素的高新技术企业内控建设探究[[J].财会学习,2019(07):249-250. [59]颜莉,吴芬.民营通讯制造企业研发管理内部控制研究-以华为公司为例[J].财会月刊,2019(12):22-28. [60]陈红,纳超洪,雨田木子.内部控制与研发补贴绩效研究[J].管理世界,2018,34(12):149-164. [61]朱荣恩,应唯,袁敏.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会计研究,2003(8):48-53. [62]樊行健,肖光红.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本质与概念的理论反思[J].会计研究,2014(2):4-11. [63]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5):2-8. [64]王素莲.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9-14. [65]邬建峰,袁健红.论我国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07,(03):108-109. [66]王稳,王东.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展望[J].审计研究,2010(4):96-100. [67]焦伟豪.权变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J].现代商业,2018(31):115-116. [68]邓雪,李家铭,曾浩健,陈俊羊,赵俊峰.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42(07):94-100. [69]韩传模,汪士果.基于AHP的企业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J].会计研究,2009(4):55-61. [70]孙铭忆.层次分析法(AHP)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比较[J].管理世界,2014(4):67-68. [71]齐永平.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探讨[J].商场现代 化,2022(03):113-115. [72]李春霄,范小红.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经 济,2020(02):91-92. [73]余祥瑞.探析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J].财会学习,2020(01):193-194. [74]王秀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研究[J].当代会计,2021(07):25-27. [75]杨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基于PDCA循环视角[J].绿色财会,2023(10):45-51. [76]王媛媛.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探究[J].投资与创业,2024(9):101-103. [77]吕银花.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J].企业管理,2025(02):63-65. [78]王彦植.Y市政务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及优化路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2. [79]杨有红.论内部控制环境的主导与环境优化[J].会计研究,2013(5):67-72. [80]邬建峰,袁健红.论我国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07,(03):108-109. [81]沙慧娟.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思考[J].质量与市场,2022(17):91-93. [82]李银霞.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分析及优化-基于COSO五要素[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1,22(4):98-99. [83]李佳卉,白鹏.金融业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量化评估及应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蛛网模型[J].开发性金融研究,2023(05):53-72. [84]尹海鹏,牛占海,刘革平,石志孝,郭克桥,王艳.基于AHP-FCE的升降台结构设计施工方案研究[J].演艺科技,2022(04):48-53. [85]葛世伦.用1-9标度法确定功能评价系数[J].价值工程,1989(01):33-34. [86]马小坚.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地铁车站渗漏水风险评估及防治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3. [87]张璐,许开立,葛及.基于DEMATEL-ANP-可拓云模型的铜冶炼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J].安全与环境工程,2023,30(01):1-8. [88]乔鹏程.企业创新内部控制助力经济新时代有效性评价研究——基于全国 3709 份问卷的调查数据[J].当代经济管理,2021,43(04):22-32. |
中图分类号: | F275 |
开放日期: | 2025-0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