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文题名: | 延安市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文博产业的路径研究 |
姓名: | |
学号: | 18217005020 |
保密级别: | 公开 |
论文语种: | chi |
学科代码: | 030503 |
学科名称: | 法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学生类型: | 硕士 |
学位级别: | 法学硕士 |
学位年度: | 2021 |
培养单位: | 西安科技大学 |
院系: | |
专业: | |
研究方向: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论文提交日期: | 2021-06-22 |
论文答辩日期: | 2021-06-05 |
论文外文题名: | Research on the Path lor='red'>of Incorporating Yan'an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to the Cultural and Museum Industry |
论文中文关键词: | |
论文外文关键词: | Yan'an Red Cultural Resources ; Cultural industry ; Path study |
论文中文摘要: |
红色文化资源与文博产业息息相关,红色文化资源为文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内涵,而文博产业则为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和平台。将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与文博产业融合是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文博产业发展的关键,两大领域的融合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延安作为我国红色文物资源最多的城市之一,文博产业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由于文博资金、体制、机制和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导致部分红色文物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历史价值得不到充分挖掘,文博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如何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与文博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延安当前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
论文外文摘要: |
Red cultural resourc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ul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Red cultural resources provide prlor='red'>ofound connot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lor='red'>of cultural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while the cultural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provide a rich carrier and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dissemination lor='red'>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The integration lor='red'>of Yan'an red cultural resources with the cultural and cultural industry is the key to the inheritance lor='red'>of the red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lor='red'>of the cultural and cultural industry. The integration lor='red'>of the two major fields has injected new impetus into the development lor='red'>of the industry and provided new ideas. As one lor='red'>of the cities with the most red cultural relics in my country, the cultural and cultural industry also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However, due to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cultural and cultural funds, systems, mechanisms, and talents, some lor='red'>of the red cultural relics’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rtistic and The historical value is not fully explored, and the development lor='red'>of the cultural and cultural industry is relatively lagging. How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lor='red'>of the red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he cultural and cultural industry is one lor='red'>of the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s currently facing Yan'an. |
参考文献: |
[1] 刘文韬.习近平谈文物保护工作.[EB/OL].党建网,2020-05-17. [2] 白琳.延安实施“十大工程”扶持重点产业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EB/OL].陕西文化产业网.2020-10-20. [3] 郭艳丽,如何用好红色资源,习近平这样说[EB/OL].党建网,2021-03-12. [4] [每日一习话]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EB/OL].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2020-06-25. [5] 吴海江.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2019:327. [6] 洪银兴,刘伟,高培勇,金碚,闫坤,高世楫,李佐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笔谈[J].中国社会科学,2018(09):4-73+204-205. [7] 孟向京.中国生态移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433. [8]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2019:320. [9]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11. [10] 张延曼.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20. [11] 夏承伯.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内蒙古大学,2020. [12] 罗春洪,周世新.浅析弘扬红色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支持[J].理论导报,2009(08):16-18. [13] 张颢.红色资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论纲[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08):35-41. [14] 杨晓苏.新时期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互作用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7):4-6. [15] 张珍瑜.红色文化的伦理意蕴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2(02):174-177. [16] 阮晓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6):143-147. [17] 孔亮,高福进.上海红色文化资源的特色、优势及研究述评[J].上海文化,2020(10):14-23+125. [18] 李康平.江西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25. [19] 朱鸿召:红色文化,提升上海城市精神的标高,解放日报[J].上海文学,2018(02):78-87. [20] 张泰城,刘浩林.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论析[J].求实,2011(05):90-92. [21] 钟利民.论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及其实现问题[J].求实,2010(03):84-87. [22] 刘琨.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和品牌效益研究[J].人民论坛,2012(05):78-79. [23] 张河清,喻彩霞.红色旅游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经济地理,2009,29(3):521-524. [24] 万生更.陕西红色文化资源价值探析[J].理论导刊,2010(04):79-81. [25] 黄立新.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促进烟台文化产业的发展[J].理论学刊,2016(02):165-169. [26] 王以第,张爱芹.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 建设社会主义廉政文化[J].中国科技信息,2010(05):175-178. [27] 居继清,石功鹏.积极构建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廉政教育的长效机制[J].新东方,2011(05):70-72. [28] 李伟民.论红色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中的价值及应用[J].党史文苑,2010(18):74-75. [29] 张吉雄.论红色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运用[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04):13-16+91. [30] 曹祥云.新时期红色文化德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9(11):139-140+143. [31] 冯东飞,韩琳.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育人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01):72-74. [32] 王爱军,王刚,刘丽,等.多维视野下的红色文化[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233. [33] 孙和平.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9. [34] 刘红梅.红色旅游发展的历史阶段研究[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01):18-28. [35] 陈建,李水弟.论江西红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J].特区经济,2007(1):167-169. [36] 姜天骄,姜建明.促进红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N].经济日报,2009-9-13(6). [37] 陈功焕,刘小珍.中国红色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企业经济,2011(9):156-158. [38] 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6. [39] 李世明著:延安精神[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11. [40] K.S.卡罗尔:毛泽东的中国[M],刘立仁,贺季生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34. [41] 张胜冰著,文化资源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2. [42] 赵东.数字化生存下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14. [43] 邓显超,邓海霞.十年来国内红色文化概念研究述评[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01):29-39. [44] 吴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20. [45] 邹绍清.论中国共产党构筑中国精神谱系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01):1-15+225. [46] 邱吉,朱舒坤.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变迁成因及启示[J].教学与研究,2018(02):22-33. [47] 万生更.陕西红色文化资源价值探析[J].理论导刊,2010(04):79-81. [48] 周泽超,周榆涵.西部地区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8:241. [49] 文丰安.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J].学习与探索,2020(11):54-62. [50] 郭建明,王诚安.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的基本遵循[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20,13(04):5-12. [51] 刘栋.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20. [52] 刘明福,王忠远.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体会[J].决策与信息,2014(Z1):8-157+2. [53] 王振民,尚庆飞.新时代拓展和深化毛泽东《矛盾论》研究的路径和方法[J].现代哲学,2019(04):52-59. [54] 王士花.新世纪以来中共抗战史研究综述[J].中共党史研究,2020(04):101-116. [55] 范周.雄安新区研究的新理论增长点——基于文化、产业、民生的现实维度[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5):1-14. [56] 李颂华,王晓芸.新时代西安文博业发展建设研究[J].长江丛刊,2020(28):74+77. [57] 邬楠.文博机构文创产品开发现状与开发策略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02):104-105. [59] 韩俊伟,胡晓明编著.文化产业概论[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4. [60] 孟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政策演变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20. [61] 张华夏.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兼评“整体大于部分和”等错误表述[J].社会科学战线,1984(04):176-179. [62] 周进.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3. [63] 李媛.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形势下文博事业的发展策略[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05):132-133. [64] 再现古代珐琅彩唱响“中国名牌”――第八届“文博会”暨深圳市斯达高瓷艺馆开幕式盛大举行[J].丝网印刷,2012,(6):52-52. [65] 贾旭东.文博领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模式创新[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6):30-35. [66] 黄洋.中国考古遗址博物馆的信息诠释与展示研究[D].复旦大学,2014. [67]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9 [68]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497. [69] 石光辉.红色资源,习近平高度重视[EB/OL].中国共产党网,2021-4-02. [70] 李国喜.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体会[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20,13(03):5-12. [71] 钱中兵.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EB/OL].新华网,2021-3-08. [7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12. [73]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习近平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EB/OL].央广网,2021-03-31. [74] 王静.沙洲村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习近平强调: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EB/OL].光明网,2020-09-17. [75] 殷俊,邓若伊.新媒体与文化艺术产业[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216. [76] 向勇著:文化产业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109. [77] 郭艳丽.如何用好红色资源,习近平这样说[EB/OL].党建网,2021-03-12. [78] 延安市人民政府.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安市“十三五”社会治理能力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延安市人民政府研究室,2017-02-15. [79] 周奡磊,张剑葳,刘保山,戎卿文.文物健康体检在北京地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实践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文化遗产,2020(03):21-29. [80] 延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延安市“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延市文发{2016}33号).[EB/OL].延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7-09-26. [8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82] 延安市统计局.延安市一季度规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下降37.2%[EB/OL].延安市人民政府,2020-05-25. [83] 张胜冰.文化资源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206 |
中图分类号: | G641 |
开放日期: | 2021-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