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文题名: | 煤矿井下安全标志设计的视认性眼动研究 |
姓名: | |
学号: | 18202217037 |
保密级别: | 公开 |
论文语种: | chi |
学科代码: | 085236 |
学科名称: | 工学 - 工程 - 工业工程 |
学生类型: | 硕士 |
学位级别: | 工程硕士 |
学位年度: | 2021 |
培养单位: | 西安科技大学 |
院系: | |
专业: | |
研究方向: | 人因工程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论文提交日期: | 2021-06-15 |
论文答辩日期: | 2021-06-03 |
论文外文题名: | Study on Visual Recognition Eye-Movements of Safety Sign Design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 |
论文中文关键词: | |
论文外文关键词: | underground coal mine ; safety sign design ; eye-movement experiment ; signs comprehension |
论文中文摘要: |
煤炭一直是中国能源的支柱,煤炭生产事故时有发生,时刻威胁着从业人员的安全。安全标志的有效应用对减少事故和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安全标志的设计对安全标志的视认性有很大影响。目前针对煤矿井下安全标志的研究方法大部分都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定性分析,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而且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人自身因素对安全标志视认性的影响,以及安全标志的管理对安全标志视认性的影响。随着眼动技术的发展,在交通标志设计这一领域眼动技术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通过眼动实验研究煤矿井下安全标志设计对安全标志视认性的影响的研究很少,因此通过本次研究能为煤矿井下安全标志设计提供参考,使得安全标志设计更为合理,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
论文外文摘要: |
Coal has always been the backbone of Chinese energy, and coal production accidents happen from time to time, threatening the safety of employees.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safety sign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accidents and preventing people's unsafe behaviors.Research shows that the design of safety signs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visibility of safety signs.At present, most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for underground coal mine safety signs are qualitative analysis by issuing questionnaires, which is subjective to a certain extent.Moreover, the main direction of the research is the influence of human factors on the visibility of safety signs,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safety sign management on the visibility of safety sign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ye-movement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traffic sign design eye-movement technology is playing an irreplaceable role, and through the eye-movement experiment research of the coal mine safety sign design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visibility safety sign is small.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safety signs in coal mines, make the design of safety signs more reasonable, and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coal mine safety accidents. |
参考文献: |
[2] 傅贵, 李宣东, 李军. 事故的共性原因及其行为科学预防策略[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5(01):80-83. [3] 陈超, 王军平. 目视化管理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2, 8(S2):105-108. [25] 浦雅添, 岳川, 陈丰, 夏之光, 潘晓东. 城市地下道路LED自发光指路标志视认性研究[J].公路工程, 2018, 43(03):6-10+56. [26] 陆键, 徐韬, 彭一川, 刘干. LED主动发光交通标志视认性能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 2018, 31(04):147-155. [27] 柯畅, 伍旻, 徐志宏, 肖冰. 不同配色方案的交通限速标志的视认性研究[J].人类工效学, 2018, 24(06):6-10. [28] 袁伟, 付锐, 马勇, 郭应时. 车速与标志文字高度对驾驶人视觉搜索模式的影响[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1, 11(01):119-126 [29] 胡江碧, 马文倩. 基于驾驶视认需求的隧道入口段光环境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5, 49(04):464-469. [30] 黄婷, 张世娟, 蒋锦港, 杜志刚. 公路隧道入口洞门立面标记视认性实验研究[J].公路, 2019, 64(12):204-210. [31] 柯水平, 白子建. 城市地下道路交通标志动态视认性仿真应用[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9, 25(06):405-409. [32] 李昕, 贾志绚, 解晅. 城市道路指路标志设置位置研究[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21, 42(01):64-67. [33] 黄小芳, 贾志绚, 卓亚娟. LED交通标志的视认性试验研究与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7, 27(04):37-42. [34] 张素艳.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监督管理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1, 021(005):148-153. [35] 李世波. 煤矿安全标识设计及其效果评估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 2016. [36] 田水承, 陈盈, 邹元. 位置设置对煤矿安全标志显著性影响的眼动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7, 37(05):649-654. [37] 李磊, 田水承, 惠璐. 基于眼动试验的煤矿禁止类安全标识位置有效性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 17(05):1853-1857. [38] 施凤冉. 安全标志对矿工注意返回抑制影响研究[D].辽宁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8. [39] 马晨晨, 王威, 马东辉, 苏经宇. 防灾避难场所应急标识系统优化设计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 2018, 34(04):49-59. [40] 马林兰. 视觉与色彩[J].长春大学学报. 2004(01):93-94 [41] 王权. 关于安全标志的评价及建议[J].建筑安全, 2021, 36(03):61-66. [42] 王君赫. 视觉设计在农业机械安全标识中的应用[J].农业机械, 2012, 08:65-67. [43] 徐蓉, 周建桦. 客船低位照明与相关安全标志设计[J].船海工程,2020,49(05):81-85. [44] 管少平, 苏文盛. 基于人机工程学原则的中国安全禁止标志评估与再设计[J].装饰, 2021(01):92-95. [45] 张坤, 崔彩彩, 牛国庆, 景国勋. 安全标志边框形状及颜色的视觉注意特征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4, 14(06):18-22. [46] 江艳军, 郑思睿, 潘卫军, 梁海军. 机场地勤人员对机坪标志的视认性研究[J].人类工效学, 2020, 26(04):15-19+34. [47] 胡祎程. 周晓宏, 王亮安. 全标志识别性研究标志特性及用户因素[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 23(3):16-12. [48] 吕坤, 钱怡, 张国峰. 浅析变电站安全标识的设置[J].机电信息, 2013, 33:174-175. [49] 杨文林, 程相茹. 船舶建造区域安全标识的应用及推广[J].船舶职业教育, 2014, 03:48-52. [50] 袁满荣, 李学敏, 毕鑫, 陈淑翔. 城市道路交通标识设计新方法[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6, 02:134-136. [51] 金晶. 安全标识信号词风险信息处理实验研究[D].浙江省:浙江大学. 2011. [52] 贾强, 周晓宏, 朱小光, 胡祎程. 安全标志理解性研究:标志设计特征及培训[J].人类工效学, 2015, 21(01):33-37+46. [53] 白大鹏. 道路交通标识标识认识性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4. [54] 田水承, 郭方艺, 杨鹏飞. 不良情绪对胶轮车驾驶员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8, 45(05):115-119+125. [55] 胡祎程. 基于人因的工程项目现场安全标志有效性评价研究[D].安徽省:安徽工程大学, 2014. [56] 杨瑜, 刘胧. 轨道交通标识系统效能的综合评价研究[J].精密制造与自动化, 2012(02):9-11+15. [57] 徐聪, 全恩懋, 梁华刚. 多特征融合的交通标识视认性评测方法[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0(06):819-826. [58] 田水承, 陈盈, 邹元, 李广利. 煤矿安全标志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6, 26(02):146-151. [59] 李红霞, 李思琦. 基于序关系法煤矿安全标志有效性因素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 2017, 37(03):38-42. [60] 李红霞, 刘丹. 基于序关系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西安市应急标识有效性评估[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7, 47(21):128-133. [61] GB 2894-2008, 安全标识及其使用导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62] HJ/T 417-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7. [63] GB 5768-199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9. [64] 王俊雅. 基于眼动实验的高校图书馆疏散标志有效性研究及优化[D].四川省:四川师范大学, 2020. [65] 闫国利, 白学军, 陈向阳. 阅读过程的眼动理论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02):156-160. [66] 潘黎萍. 英语语篇阅读研究中的眼动指标初探[J].长江丛刊, 2019, (34):45-46. [67] 苏文鹏. 基于驾驶人视觉特性的平面交叉口告知标志设置研究[D].北京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 |
中图分类号: | TD79 |
开放日期: | 2021-0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