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标题文档
查看论文信息

论文中文题名:

 新时代大学生正确劳动观养成研究    

姓名:

 毛林    

学号:

 20217002022    

保密级别:

 公开    

论文语种:

 chi    

学科代码:

 030502    

学科名称:

 法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学生类型:

 硕士    

学位级别:

 法学硕士    

学位年度:

 2023    

培养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    

院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和著作    

第一导师姓名:

 高振岗    

第一导师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    

论文提交日期:

 2023-06-30    

论文答辩日期:

 2023-06-05    

论文外文题名: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rrect Labor Concep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论文中文关键词:

 新时代 ; 大学生 ; 劳动观    

论文外文关键词:

 New Era ; college student ; Labor Concept    

论文中文摘要:

习近平同志认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在依靠“劳动开创未来”的新时代里,处处需要劳动,人人也应当劳动。新时代大学生群体是特殊的生力军,养成其正确的劳动观不仅有利于个人成长成才,还对国家、社会都产生积极影响。当前,受内外部各种因素的消极影响,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衍生出了一系列错误的劳动观,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劳动无法正确解读。本文立足于新时代,以当代大学生劳动观的养成困境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研究,提出符合新时代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并着力回应如何养成新时代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这一现实课题。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聚焦于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也确定了研究方法和手段,并提出了论文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使得文章写作更有依据。

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及理论渊源进行了概述。对劳动、劳动观以及正确的劳动观这三个概念由浅入深探析后对正确劳动观的发端溯源进行系统梳理,这两大模块为此论文提供了必要的学理支撑。

第三部分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正确劳动观的时代内涵,以及养成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的新时代价值。明晰内涵定位为养成新时代大学生正确劳动观提供学理规范,新时代价值则主要是从对时代新人、对教育体系以及对美好生活这三大层次进行价值分析。

第四部分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现状进行了调研。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总结了当代大学生劳动观现状,指明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以问题为导向分析了缘由,为后文新时代大学生正确劳动观的养成路径指明了方向。

第五部分阐明了新时代大学生正确劳动观的养成之道。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针对新时代大学生正确劳动观的养成困境,本文尝试从课程体系、实践活动、考评机制、内养外调多方路径进行有益探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炼之以意、导之以行,以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正确劳动观。

论文外文摘要:

The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is a special force, and cultivating their correct labor concept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personal growth and success, but also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Currently, due to the negative impact of various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a series of erroneous labor views have gradually emerged among college students, leading to some students being unable to interpret labor correctly.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new era, guided by the dilemma of cultivating the labor concept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focusing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research, proposing a correct labor concept that is in line with the new era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focusing on responding to the practical lesson of how to cultivate the correct labor concep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s follows:

The first part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reviews relevant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identifies research methods and means, and proposes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and innovations, making the writing of the article more reliable.

The second par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relevant concepts and theoretical origins. After analyzing the three concepts of labor, labor concept, and correct labor concept from shallow to deep, the origin of correct labor concept is systematically sorted out. These two modules provide necessary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is paper.

The third part clearly proposes the era connotation of the correct labor concept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as well as the new era value of cultivating a correct labor concept for college students. Clarifying the connotation orientation provides academic norms for cultivating the correct labor outlook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The value of the new era is mainly analyzed from three levels: the new generation,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beautiful life.

参考文献:

一、学术著作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4.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5.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9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998.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商务出版社,2016:780.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4.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86.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3.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1.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0.

[1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4.

[1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83.

[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1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版)[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6.

[20]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6.

[21]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2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5.

[23]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49.

[24]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

[25]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77.

[2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2.

[27]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28]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

[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0.

[3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5.

[3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2.

[3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39.

[3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2.

[3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46.

[3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1.

[36]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2.

[37]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3.

[3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281.

[39]劳动哲学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38.

[40]思想道德和法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4.

[41]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05.

[42]马卡连柯.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1.

[43]马卡连柯著.吴式颖等编.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69.

[44]托马斯·莫尔.乌托邦[M].刘麟生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31.

[45]安·谢·马卡连柯,高天浪译.儿童教育讲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56.

[46]洛克.教育漫画[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31.

[47]比彻姆,黄明皖译.课程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9.

[48]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下卷)[M].李秋零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9.

[49]乔治·恩德勒等.经济伦理学大辞典[M].李兆雄,陈泽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8.

[50]A.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M].胡谊,林颖,庞维国,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5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王玖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54.

二、期刊论文

[52]赵凌云.大学劳动教育的时代意义与实践路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1):4-7.

[53]李珂.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省思与展望[J].社会科学战线,2022,(12):233-242.

[54]李宗芮.习近平劳动观的深刻意蕴——基于价值观、时代性和践行路径的三重维度解读[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03):20-24+36.

[55]季爱民,蔡欢.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下的大学生劳动观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3):75-77.

[56]张玲,廖钰.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确立正确劳动观刍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9):83-87.

[57]贾鲁音.加强劳动观教育 促进大学生就业[J].学理论,2012(08):163-164.

[58]周淑芳.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刍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3):49-51.

[59]蔡文浩,董彦峰,石志恒.财经类高校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以兰州财经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21(12):10-17.

[60]徐潇潇.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理念的变革——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0):92-96.

[61]刘俊.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育的现实境遇与实践路径[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3(06):29-35.

[62]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教育研究,2018,39(11):12-17.

[63]孙长轮.新时代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再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8):69-71.

[64]裴文波,岳海洋,潘聪聪.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多维透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4):87-89.

[65]陈建波,游宗英.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4):212-213.

[66]郑俊朋,张芝萍.围绕创新创业培育新时代劳动观[J].中国高等教育,2020(21):51-53.

[67]马凌.“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J].青年记者,2022(02):24-27.

[68]甘霞.百年来《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在中国的传播[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1,38(03):114-121.

[69]科卡.欧洲历史中劳动问题的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6(9):6.

[70]房金秋.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研究[J].大理大学学报,2019,4(07):117-11.

[71]张雷声,顾海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历史整体性[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15,17(01):1-8+89.

[72]李达.劳工神圣颂[J].新青年,1920(8):4.

[73]张明海,欧彦宏.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5(01):99-106.

[74]李蓬.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路[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27):64-66.

[75]杨婷,蒋毓慧.朋辈群体特性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02):128-135.

[76]穆艳杰,冯言哲.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生态性论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6):125-131.

[77]晏辉,海日汗.论家庭对个体德性养成具有原初功能的伦理学依据[J].伦理学研究,2022,(04):9-17.

[78]张智,单晓涵.马克思恩格斯书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论述及当代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22,(12):54-60.

三、报纸文章

[79]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1-25(002).

[80]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4-29(002).

[81]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4).

[82]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9(2).

[8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3(27):1.

[84]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01).

[85]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6(002).

[86]胡锦涛.在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4-30(02).

[87]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4-30.

[88]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着重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1).

[89]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02).

[90]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4-29(002).

[91]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4-29(002).

[92]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报,2018-09-11(001).

[93]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3-04-29.(004).

[94]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心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纪实[N].人民日报,2015-05-01.

[95]习近平.在乌鲁木齐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向全国广大劳动者致以“五一”节问候[N].北京:人民日报,2014-05-01(1).

[96]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劳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2).

[97]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03-27.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001.

[9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

[99]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002).

四、学位论文

[100]王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1.

[101]李晓琪.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2.

[102]钟飞燕.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21.

[103]于丽.新时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培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9.

[104]董文哲. 马克思自由劳动观研究[D].吉林大学,2022.

[105]张宝方,论同辈群体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D].河南大学,2010.

五、网站

[106]习近平.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EB/OL].中国青年网(2013-4-28).http://news.youth.cn/gn/201304/1304/t2013048 3164332.htm.

[10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0/content_5501022.htm,2020-03-20.

中图分类号:

 G647    

开放日期:

 2023-06-30    

无标题文档

   建议浏览器: 谷歌 火狐 360请用极速模式,双核浏览器请用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