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基于最大输出功率的本安LC-Buck变换器优化设计 |
作者: | |
学号: | 19206029017 |
保密级别: | 保密(4年后开放) |
语种: | chi |
学科代码: | 080804 |
学科: | 工学 - 电气工程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学生类型: | 硕士 |
学位: | 工学硕士 |
学位年度: | 2022 |
学校: | 西安科技大学 |
院系: | |
专业: | |
研究方向: | 本质安全电路与装置 |
导师姓名: | |
导师单位: | |
提交日期: | 2022-06-27 |
答辩日期: | 2022-06-07 |
外文题名: | Optimal Design of Intrinsically Safe LC-Buck Converter Based on Maximum Output Power |
关键词: | LC-Buck变换器 ; LC滤波 ; 最大功率 ; 本质安全 |
外文关键词: | LC-Buck Converter ; LC Filter ; Maximum Power ; Intrinsic Safety |
摘要: |
随着应用于爆炸性开采环境的监控、通信电气设备日趋增多,对矿用本质安全开关电源的输出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输出附加LC滤波的大功率本安Buck变换器(以下简称LC-Buck),仅使用较小的电感和电容值便能实现本质安全,并提出一种基于最大输出功率的元件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对于研制大功率本安电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外文摘要: |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monitoring and communication electrical equipment used in explosive mining environments, higher requirements are placed on the output power of mining intrinsically safe switching power supplies.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a high-power intrinsically safe output with additional LC filtering. Buck converter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LC-Bucks) can achieve intrinsic safety by using only small inductance and capacitance values, and a method for optimizing the design of component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maximum output power is proposed, whi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power intrinsically safe power supplies. |
参考文献: |
[1]马龙. 5G设备煤矿井下电源供电技术[J]. 煤矿安全, 2020, 51(05): 111-113. [2]段庆, 张红娟, 高妍等. 矿用本质安全型超声测距系统[J]. 煤炭技术, 2022, 41(03): 181-183. [3]张立亚. 基于5G通信的矿山可视化智能监控技术[J]. 煤炭技术, 2022, 41(01): 191-194. [4]GB 3846-2010. 国家防爆电气标准汇编(第二分册)[S]. 河南: 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 2011. [5]刘树林, 刘健. 本质安全开关变换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6]刘树林, 马一博, 文晓明等. 输出本安Buck-Boost变换器的最危险输出短路火花放电工况研究[J]. 电工技术学报, 2015, 30(14): 253-260. [7]赵永秀, 晏铭, 王骑. Buck-Boost变换器内部分断放电引燃能力及评价方法[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22, 42(01): 160-167. [8]李艳, 刘树林, 吴浩等. 基于基波纹波比的大功率本安Buck变换器的设计[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 20(20): 8218-8223. [10]陈慧丽, 李杰. 矿用本安电源开关变换器滤波电容消解方案[J]. 工矿自动化, 2020, 46(04): 109-112 [11]李艳, 刘树林. 改进型本安Buck变换器的分析与设计[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9, 39(02): 360-365. [12]成林, 欧宏, 毕闯等. 基于SiC MOSFET的同步Buck变换器电磁干扰噪声分析及预测[J]. 电工技术学报, 2021, 36(S2): 627-634. [13]刘健, 刘树林, 杨银玲等. Buck变换器的输出本质安全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25(19): 52-57. [14]刘树林, 祁俐俐. Buck变换器的等效简单电感电路及内部本安判据[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6, 36(03): 434-439. [15]张希, 张中伟, 王天石等. 基于权重配置的多环路COT控制Buck变换器瞬态性能优化[J]. 电工电能新技术, 2022, 41(03): 1-7. [16]白正杨, 甄少伟, 胡怀志等. 基于自适应频率DPWM的数字控制Buck变换器[J]. 微电子学, 2021, 51(06): 860-865. [17]查雯婷, 栗疆堡, 于志超等. 非理想条件下DC-DC Buck开关变换器的自适应控制[J].控制工程, 2020, 27(S1): 19-24. [19]高珊珊, 王懿杰, 徐殿国. 一种高频高升压比改进型Sepic变换器[J]. 电工技术学报, 2019(16): 3366-3372. [20]高志风, 欧阳名三.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不间断直流电源[J]. 煤矿机械, 2013(02): 157-159. [35]燕斌. 煤矿井下矿用本安型钻机开孔定向仪的研制[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21, 460(05): 63-66. [36]邹德东, 刘鹏. 基于容量及保护时间可调的矿用本安电源[J]. 煤矿安全, 2021, 52(07): 103-106. [37]赵永秀, 王骑, 王瑶等. 爆炸性环境电感分断放电引燃能力及本安性能评价方法[J]. 煤炭学报, 2020, 45(S2): 867-874. [38]刘树林, 钟久明, 樊文斌等. 电容电路短路火花放电特性及其建模研究[J]. 煤炭学报, 2012, 37(12): 2123-2128. [39]杨玉岗, 李龙华. 交错并联磁集成Buck变换器的本安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J]. 电工电能新技术, 2014, 32(03): 7-11. [40]刘树林, 马一博, 文晓明等. 输出本安Buck-Boost变换器的最危险输出短路放电工况研究[J]. 电工技术学报, 2016, 30(14): 253-260. [41]柳玉磊, 周俊鹏, 甘梅等. 基于MATLAB的本安元件计算机评定方法[J]. 煤矿现代化, 2021, 30(06): 90-94. [42]王玉婷, 刘树林, 马一博. 简单电容电路临界点燃电压曲线的数值化研究[J]. 电工技术学报, 2014, 29(01): 345-350. [43]孟庆海, 牟龙华, 王崇林等. 本质安全电路的功率判别式[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4, 33(03): 292-294. [44]杨玉岗, 祁鳞, 吴建鸿. 三相交错并联磁集成Boost变换器的内部本质安全特性[J]. 电工技术学报, 2014, 29(04): 54-62. [45]刘建华. 爆炸性气体环境下本质安全电路放电理论及非爆炸评价方法的研究[D].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 2008. [46]赵宏. 基于GA的BP神经网络在本安参数评定中的应用[J]. 自动化仪表, 2011, 32(04): 29-35. [47]孟庆海, 田媛. 本质安全电路模拟储能元件潜在危险性分析及其本质安全判据[J]. 电工技术学报, 2021, 22(3): 1-10. [48]商立群, 贾文胜, 施围. 提高本质安全电感电路功率的方法[J]. 工矿自动化, 2003(06): 20-21. [49]商立群. 本质安全电路及其研究[J]. 仪器仪表学报, 2002, 23(02): 817-818. [50]谢晓春, 汪淳, 俞喆. 增大本安电源容量方法的探讨[J]. 爆炸性环境电气防爆技术, 1988(02): 17-18. [51]孟庆海, 李帅, 焦政国. 一种基于动态电弧识别及关断技术的截流型保护电路[J]. 电气技术, 2019, 20(07): 23-27. [52]程红, 王聪, 葛标等. 输出本安型准Z源Buck变换器CCM模式小信号建模与控制[J]. 电工技术学报, 2013, 28(3): 222-227. [53]于月森, 戚文艳, 伍小杰. 软火花电路的本安特性及优化分析[J]. 煤炭学报, 2015, 39(10): 2134-2140. [54]孟庆海, 李帅, 焦政国. 一种基于动态电弧识别及关断技术的截流型保护电路[J]. 电气技术, 2019, 20(07): 23-27. [55]于月森, 柳军停, 修俊瑞等. 截止型EC电路火花放电模型及其特性分析[J]. 煤炭学报, 2016, 41(09): 2380-2387. [57]张勋, 王广柱, 王婷. 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基于电感电流应力的双重移相优化控制[J]. 电工技术学报, 2016, 31(22): 100-106. [58]伍家驹, 况清龙, 汤定德. 两级LC直流滤波器的四维可视化设计[J]. 电力电子技术, 2019, 44(01): 11-13. [59]任堰牛, 何玮, 李杰等. 一种Buck输出纹波比的简化计算及设计方法[J]. 电源学报, 2019, 17(04): 44-49. [60]刘树林, 郝雨蒙, 李艳等. 基于最大功率的本安Buck变换器设计方法[J]. 电工技术学报, 2021, 36(03): 542-551. |
中图分类号: | TM46 |
开放日期: | 2026-06-27 |